琶醍综合交通枢纽概念性规划
Conceptual Planning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 For Party
规划项目    设计时间 : 2014年   项目地点 : 中国 .广州 项目规模: 规划面积 35802平方米 < 返回 Back
返回顶部
本案地处琶洲湾中心位置,小蛮腰与琶洲会展之间,毗邻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常年会展不断,每年商客参加人次逾800万。 广州市最核心的高端消费群体活动圈,珠江新城、二沙岛、滨江东、琶洲会展。 与海心沙亚运会开闭幕式会场、广州塔连成一线,新一轮旅游金三角热点组合,“珠江夜游”旅游节点,年人流量超过6000万人次。 与亚洲领事馆区一脉相承,已纳入“珠江——员村——琶洲”CBD中心商务区发展规划。 发展总部经济,多个跨国公司总部已规划落户在此区域,发挥集聚辐射功能,是广州市未来的商业核心。
曾经,珠江啤酒厂在珠江边, 陪伴着数代广州人的成长。在广州人的心中,珠江啤酒不仅仅是一个饮料品牌,它更承载着一种集体回忆,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今天,琶醍酒吧街 是目前广州唯一运营达到社会经济效益平衡的旧厂改造项目,是广州夜生活,娱乐时尚的必到之处
未来,珠江边的琶醍 将是工业遗产、创意艺术、消费体验的结合体,将是旧厂房改造成功的新典范。
我们希望将在800米超长岸线和超宽视野的基础上,塑造一个“梯度上升,江景共享”的空间观景绿道;全长3公里,联系广州电视塔、琶醍港、以及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的沿江木栈道;运用高低层叠的甲板平台造型,广州市沿江都市功能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典范;立体式的绿化设计,提供舒适的休闲观景环境,充分利用多种自然能源,形成一套可自身循环的零碳岭南生态系统。
通过丰富、连贯的游览路线,提供多选择、多途径的到达方式,实现有轨电车与琶醍啤酒文化区之间“零换乘”的交通枢纽职能; 梳理公共交通与自驾交通的流线关系,实现公交巴士、的士、私家车、有轨电车以及水上巴士等各种交通之间的的零冲突点交通组织; 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实现步行与车行、外来交通与琶醍啤酒文化区内游览交通的分流;
红色的工业艺术装置,连接着两边的新旧建筑,他们既是过渡也是点缀,形态上,从南面的工业遗产跨到北面的观景平台上,呈互相咬合之势。从珠江看来,又像是悬浮在江边的大型红色工业艺术雕塑;交通上,串联着两侧三四层的交通,南面总部区的人流能通过钢结构的连桥便捷的到达观景平台;功能上,被赋予着不同的属性,根据工业遗产不同的体量和位置,提供多种的消费体验。
利用集装箱改装而成的美食空间,通过龙门吊悬置空中,是美食,美酒,美景与工业艺术的多重碰撞。
空中平台湿地,都市小鸟天堂:运用高低层叠的甲板平台造型,打造广州市沿江都市功能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典范,使其不仅仅是露天休闲娱乐功能平台,更是纯生态湿地展示平台,为市民及本土水鸟提供和谐共存创造良好的条件。珠水花台的屋顶努力打造珠江的水文化平台,设置多个水景,旱喷和泳池,增加生态公园的趣味性。无边际泳池,天水一色,以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作为背景,在珠江边畅游必是一番另类的精彩体验。
立体观景绿道:全长3公里,联系广州电视塔、琶醍港、以及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的双层立体式沿江木栈道,与穿插漫步于江岸江面,体验高低起伏的人工地景。 立体式的绿化设计,充满着繁花树影,提供舒适的休闲观景环境,并采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充分利用多种自然能源,形成一套可自身循环的零碳岭南生态系统。
设计充分利用江景资源,强调东西向的线性空间,局部打开作庭院设计以满足自然通风采光需求及丰富其空间设计,利用二、三层退台式的空间结构设计层层跌落的阶梯式珠水花台景观及观景平台,于二、三层打造一个线性景观公园,公园面向珠江节节上升。


项目负责人、总设计师:Paul Bo Peng彭勃 先生(澳籍)
主创设计师:Yen Hu胡彥 先生(中国籍)
主要设计师: Charles查尔斯(美国籍) 、Shan张靖姗 、 Niu牛超 、 Do杜明芳 、 Alain黄芳磊 、 Yonce李永新 、 Yao胡耀英 、 Qing何兆青 、 Neo赵伟昊